检索结果相关分组
屈原与陶渊明浪漫主义手法的比较
作者:龙金金  来源:长江丛刊 年份:2015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浪漫主义手法  陶渊明  屈原 
描述:艺术手法应用为基准进行相异性比较,最终将通过比较这一联系渠道,分析二者的个性特征及陶渊明在手法上对屈原的
从屈原、陶渊明、秋瑾诗歌看中国神话对古典诗歌情感体验的影响
作者:王舒语  来源:青年文学家 年份:2015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神话  陶渊明  屈原  秋瑾 
描述:神话作为最早的文学形式。诗人通过运用神话情节、意象、系统,领悟到先民独特的情感体验。本文以屈原、陶渊明、秋瑾为例,探讨神话对中国古典诗歌情感体验的影响。
论元散曲中的屈原与陶渊明
作者:吕海青  来源:山西大学 年份:2010 期刊类型 :学位论文 关键词: 评价  陶渊明  屈原  元散曲 
描述:元散曲中有一大批作品涉及到了许多历史人物,其中就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很大影响的屈原与陶渊明。在这些作品中,元散曲家观点高度集中地表现出抑屈崇陶的思想倾向:对屈原忧念苍生、关心国事、为理想殉身的做法
陶澍《靖节先生集》研究
作者:魏晓娟  来源:西北大学 年份:2017 期刊类型 :学位论文 关键词: 集注  陶澍  陶渊明 
描述: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以其高尚的人格、优美的诗文而称誉古今,历代为陶集作注者不胜其数,清代陶澍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为之作注,成《靖节先生集》一书。本文就陶澍本人及其此著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。 本文共分四章。第一章通过征引正史、地方志、杂著、别集以及史志类著作以及思想史、文化史等有关文献,对陶澍
论“士不遇赋”中士人心态的转变——以屈原、董仲舒和陶渊明为例
作者:高诗亚  来源:辽东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 年份:2016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《士不遇赋》  《离骚》  《感士不遇赋》  士人心态  陶渊明  董仲舒  屈原 
描述:“士不遇”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永恒而又普遍的主题,在各个时期都涌现了可观的士不遇赋。从屈原的《离骚》到汉代董仲舒《士不遇赋》和司马迁的《悲士不遇赋》以及晋时陶渊明的《感士不遇赋》,“士不遇”成为辞赋创作的滥觞。这些流传千古的赋篇,不仅展示了特定时代下士人们真实的情感世界,也反映了从屈原到陶渊明各个阶
死亡哲学与死亡美学——论庄子、屈原和陶渊明的死亡观
作者:李石  来源: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(人文社会科学版) 年份:2015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死亡观  庄子  死亡哲学  陶渊明  屈原  死亡美学 
描述:本文将庄子的死亡观归之为死亡哲学,将屈原、陶渊明的死亡观归之为死亡美学,力图说明,哲学与美学的本质区别在于理性与情感的区别。因此,死亡哲学与死亡美学的区别在于,两者的死亡态度是否纠结于个体的生命情感。庄子从天地自然的生生变化来审视死亡,对于妻子和自身的死也依然超脱,他的死亡哲学是一种理性的召唤与劝导
齐己饮茶诗(三首)注析
作者:蔡嘉德 吕维新  来源:茶叶通讯 年份:1990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诗僧  齐己  江西庐山  全唐诗  作者简介  陶渊明  江陵  龙兴寺  简析  注释 
描述:[作者简介] 齐己(865~937),唐诗僧。姓胡名得生,湖南宁乡(唐属益阳)县人。出家大沩山同庆寺,中年栖于衡岳东林,自号衡岳沙门。晚年为荆南国僧正,住江陵龙兴寺。诗
齐己《风骚旨格》十体臆说
作者:曹大中  来源:益阳师专学报 年份:1995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咏史怀古  齐己  华清宫  诗歌风格  李商隐  陶渊明  羌无故实  《风骚旨格》  臆说  高古 
描述:齐己《风骚旨格》十体臆说
陶澍与印心石屋
作者:郑伟章 姜亚沙  来源: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:2010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道光帝  总督  海运  陶澍  藏书  陶渊明  资江  湖南  心石  江苏 
描述:陶澍(1779—1839),字子霖,号云汀,又号髹樵,别署桃花渔者,卒谥文毅,湖南安化人,居资江乡之小淹村。乾隆四十四年(1779)十一月三十日生,道光十九年(1839)六
试论陶澍集注陶渊明的学术成就
作者:王一鹗  来源:长沙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年份:1991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历史语言学  学术成就  陶澍  总结性  篇章分析  陶渊明  注疏  主观臆断  词义  朱自清 
描述:陶澍(公元1778-1839年),湖南安化人,是清嘉庆、道光年间一位政绩赫赫的封疆大吏,官至太子少保、两江总督,也是一位研究陶渊明的大学。他“于从政之暇,不知几寒暑”,撰成集注《靖节先生集》十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