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索结果相关分组
成长+分红预期是主线
作者:谢劲松  来源:珠海特区报 年份:2007 期刊类型 :报纸 关键词: 基金市场  基金管理公司  市场表现  投资者  溢价  证券市场  成长潜力  首次出现  封闭式基金  兴安 
描述:封闭式基金是2006年以来市场最热的品种之一。除了QFII、社保、基金管理公司等主流机构推动封闭式基金整体上扬成为最大主力外,封转开、历史最大分红预期等因素也对封闭式基金构成了正面的影响。实际上从封闭式基金大幅上涨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抓住“成长+分红预期”这一主线是跑赢市场的法宝。封基普涨与股截然不
以“二十字”为指针 以“五新”建设为目标 扎实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
作者:谢劲松  来源:精神文明导刊 年份:2007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文件精神  六中全会  科学发展观  新农村建设  精神文明创建  以人为本 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 
描述:近年来.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.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、六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。以“生产发展、生活宽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管理民主”20字为指针.切实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.大力加强“道德新村、和谐新村、文化新村、整洁新村、平安新村”等“五新”建设
论民族意识及其边界
作者:谢劲松  来源: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年份:2007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文化  身份  民族  认同  民族主义 
描述:民族是人的身份,但不是一个具有自明性的身份。民族与种族不同,种族是一个自然概念,民族是一个文化概念。民族不是一个实体,而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。对民族身份的认同可以增强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,但也要防止走向狭隘的和极端的民族主义;对民族的保护就是要保护民族的文化,就是要浸淫于民族的经典,保护民族的语言,但也
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习惯
作者:谢劲松  来源:文学教育(上半月) 年份:2007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培养学生  可持续发展  自主阅读  语文素养  唯物主义哲学家  习惯  语文学习  教学研究  非智力因素  阅读教学 
描述: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在谈到"习惯"时深有感触地说:"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,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。因此,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。"据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,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,学习的好坏,20%与智力因素相关,80%
人文经典的现代意义
作者:谢劲松  来源: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:2007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人文经典  意义  批判  真理 
描述:人文经典虽然有局限,只能起引导和启示作用,但是学习、研究和创造思想的开始。本文对何谓经典、有书如道、沿道而行做出了回答;区分了经典的类型,指出经典是道的语言,智慧的显现。经典著作显示了学术和思想的脉络,是自身传统的记载,既不能忽视,也不能迷信,其教法和学法重在引导、熏陶、奠基、入门,重在通过经典获得
恐怖与反恐怖
作者:谢劲松  来源:社会科学论坛·学术评论卷 年份:2007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意识形态  创伤  反恐怖  恐怖  死亡  暴力 
描述:恐怖的本源在人对死亡的恐惧,死亡是存在与虚无的边界。因此人对自身存在的虚无经验,导致了人的恐惧感。恐怖事件导致了创伤,创伤表明恐怖攻击并未结束,它可成为反恐理由,但反恐却消除不了创伤和恐怖。恐怖主义的根源在于利益的争夺.更在于意识形态的意志力所具有的执行力.反恐就是要消除恐怖,但即使消除了恐怖活动,
恐怖与反恐怖
作者:谢劲松  来源: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:2007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意识形态  创伤  反恐怖  恐怖  死亡  暴力 
描述:恐怖的本源在人对死亡的恐惧,死亡是存在与虚无的边界.因此人对自身存在的虚无经验,导致了人的恐惧感.恐怖事件导致了创伤,创伤表明恐怖攻击并未结束,它可成为反恐理由,但反恐却消除不了创伤和恐怖.恐怖主义的根源在于利益的争夺,更在于意识形态的意志力所具有的执行力,反恐就是要消除恐怖,但即使消除了恐怖活动,
恐怖与反恐怖
作者:谢劲松  来源: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:2007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意识形态  创伤  反恐怖  恐怖  死亡  暴力 
描述:恐怖的本源在人对死亡的恐俱,死亡是存在与虚无的边界。因此人对自身存在的虚无经验,导致了人的恐惧感。恐怖事件导致了创伤,创伤表明恐怖攻击并未结束,它可成为反恐理由,但反恐却消除不了创伤和恐怖。恐怖主义的根源在于利益的争夺,更在于意识形态的意志力所具有的执行力,反恐就是要消除恐怖,但即使消除了恐怖活动,
煤矿井下盲巷排放瓦斯的技术探讨
作者:谢劲松  来源:煤炭技术 年份:2007 期刊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 瓦斯排放  探讨  盲巷 
描述:介绍了盲巷排放瓦斯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,对参加排放瓦斯人员具有借鉴价值.
隐喻与形而上学
作者:谢劲松  来源: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:2007 期刊类型 :会议论文 关键词: 形而上学  隐喻  文字 
描述:德里达在《论文字学》中指出了隐喻的形而上学性。本文对他的这一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解读,指出两者在结构上的一致性。德里达认为隐喻是能指的游戏,并不认为有先于隐喻的原义,因此也没有一个给与意义的他者存在,由此解构了形而上学,也因此给与了我们一条理解形而上学的途径。